聯合庫存管理的好處
隨著互聯網、ERP、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企業的競爭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21世紀市場競爭已由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企業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和相互滲透,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從而能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增強市場競爭實力。對于一個制造型的企業而言,如何設置和維持一個-
合理的庫存水平,以平衡存貨不足帶來的短缺風險和損失、以及庫存過多所增加倉儲成本和資金成本則成為一個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很多企業在日常的運作和管理中提出了許多庫存管理的技術和方法,而近年以來在企業中比較切實有效的一種庫存管理方法就是――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本文將對JMI及相關庫存問題予以具體的介紹和分析。
一、主要的庫存管理技術
20世紀90年代國外出現了一系列先進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技術,如:AFR(合計預測與補給,Aggregate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VMI(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VMI)、JMI以及CPFR(合作計劃、預測與補給,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等.
AFR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它要求客戶主導其分銷中心及庫存的管理,是商業貿易伙伴交互作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用于預測的核心數據主要來自于銷售歷史數據,AFR缺乏集成的供應鏈計劃,可能會導致高庫存或低定單滿足率。VMI則要求供應商來參與管理客戶的庫存,供應商擁有和管理庫存,下游企業只需要幫助供應商制定計劃,從而下游企業實現零庫存,供應商的庫存也大幅度減小。VMI方法可以避免AFR的一些問題,雖然有諸多優點,但卻缺乏系統集成、對供應商依存度較高等問題。
JMI則要求雙方都參與到庫存的計劃和管理中去,供需雙方在共享庫存信息的基礎上,以消費者為中心,共同制定統一的生產計劃與銷售計劃,將計劃下達到各制造單元和銷售單元執行。JMI可以看作是VMI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通過共享庫存信息聯合制定統一的計劃,加強相互間的信息交換與協調,有利于改善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增強企業間的合作關系。JMI在每個企業內增加了計劃執行的集成,并可以在消費者服務水平、庫存風險和成本管理方面取得顯著的效果。JMI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二、一般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般的企業庫存管理中普遍存在庫存量過高以及整個供應鏈中需求變異放大的問題(即“牛鞭效應”)。
為了保障企業的準時生產,很多企業都存在庫存量過高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銷售預測不準確是影響庫存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公眾愛好具有易變性,很多因素都會引起不規則的購買傾向,從而導致一般用戶和分銷商需求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加之與下游企業的信息溝通不流暢等等,都增加了銷售預測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