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職業道德調查報告總結
醫生作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一直以來都是受人愛戴和尊敬的一種職業??墒墙鼇肀贝髮嵙曖t生治療致死,偷菜醫生害死一兒童等事件的發生,醫院收費貴,治療效果差等反映,引起人們廣泛關注醫生的職業道德情況。為了更好的了解現在的醫德狀況,我們經過查閱資料,發放調查問卷,做出如下總結:
醫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醫德??偟膩碚f就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精神的需要,注重對人的關心和關懷。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應當具有愛人助人的仁愛精神,關心病人,愛護病人,幫助病人解除或減輕病痛的折磨。對于醫德這個概念,被譽為“藥王”的唐代名醫孫思邈有過精當的論述:“凡大醫治病,必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凄愴,勿避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薄胺驗獒t之法,不得多語調笑,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睂O思邈的這一論述,被后世奉為懸壺濟世的圭臬?!端问贰份d,名醫龐安時,為人治病,十愈八九。對上門求診者,專設病房,供其居住,且親自照料飲食、藥物,待完全治愈,才讓病人離開。有的病人確實無法治好,亦必實言相告,從不敷衍。龐大夫行醫數十年,“活人無數,病家持金來謝,不盡取也?!毕筮@樣認真負責,對病人關懷備至的醫生確實不少。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學高科技的不斷涌現,醫德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戰。傳統的醫德已顯露出明顯的局限性:醫務人員在行醫過程中,除了履行應盡的義務、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按照醫德的基本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外,追求個人的正當利益在情理之中,法律規定以內;可是隨著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逐步滲透進醫療領域,導致一部分醫務人員的醫德觀念悄然發生變化,對個人物質利益追求的現象日趨凸現。單純的醫德對醫務人員的約束力,正在明顯的下降。一次次的“紅包事件”,一次次的“藥物回扣”,一起起的醫療事故使得近來我國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更夸張的在美國,醫療事故平均每年竟治死近10萬人。這是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周刊公布的調查結果。人們對醫生的信任度明顯降低,“醫院是賺取黑心錢的地方”也是大部分人心照不宣的觀點。
根據我們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對于醫德是否值得我們關注和討論的問題,選擇很值得和值得的是100%,由此可見醫德的重要性。在關于檢測建議的問題上所有的醫生都說自己沒有向患者提出做不必要的檢測,但50%的患者認為自己做過不必要的檢測。在關于醫生開的藥物是否必要的問題上,所有醫生都選不會開給病人不必要的藥物,卻有接近90%的患者認為醫生有開不必要的藥物。而在關于醫生的態度問題上,也有50%的患者認為一般,甚至20%認為冷淡。在這次的調查問卷中,我們認為病人實在沒有任何理由詆毀醫生,由此病人卷的可信度更高。而縱觀全部的病人卷,對醫生的評價滿意的竟然只有一人,60%的病人對醫生的評價為一般,由此可見醫德狀況實在是不容樂觀。
作為一位醫生,他們的所作所為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是不容許有半點差錯的。而近年來,醫生為了利益,回扣,亂開或多開藥物,進行不必要的檢測等
現象十分普遍,導致很多病人對于醫生沒有了信任感,這一點,我們從調查問卷中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75%的病人認為醫德會影響病人健康的,這充分體現出醫生,這個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職業的責任所在,而醫德就是它的核心和精髓,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責任,才能貫徹醫德所規范的內容。為此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對醫生的建議:
1.最重要的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必須文明禮貌舉止端莊,態度和藹,關心和體貼病人,注重和病人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4.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
5.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